咸阳彬县特产,彬县土特产网提供彬县大红枣,彬州梨,大晋枣,“吕彬牌”五香猪蹄、五香肘子,彬县荞麦凉粉,彬县酒枣,方师酱汁猪蹄,彬县大觐枣,彬县御面,彬县苹果,彬州麻花,陕西晋枣等咸阳彬县当地土特产。
彬县位于咸阳市西北部,属渭北旱塬塬梁沟壑区,版图形似一个正的“人”字。平均海拔1108米,年平均气温9.7℃,昼夜温差11.7℃,年平均降水量579毫米,无霜期180天,属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彬县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大佛寺石窟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窟内阿弥陀佛是陕西第一大佛。雄伟壮丽的彬州塔、充分显示了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后周卫王冯晖墓壁画、彩绘浮雕为研究五代史提供了珍贵的文史资料,填补了我国五代史的考古空白。
彬县大佛寺位于咸阳彬县城西十公里西兰公路旁的清凉山脚下,为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所建。彬县大佛寺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彬州浅水塬大战中阵亡的将士超度亡魂所建,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A级旅游景区。彬县大佛寺原名庆寿寺,寺前有明镜台,台上建有三层砖木结构的楼阁,高五十余米,站在楼阁上可俯瞰寺前全景。全寺共有一百零七个大小石窟,二百五十七个佛龛,大小造像一千四百九十八尊。主窟大佛依岩跌坐,身高二十四米,是陕西第一大佛,造形雄伟,雕饰富丽,发式作螺髻形,面貌雍容端庆,体态自然丰满,颇显唐代风格。主窟两侧还有千佛洞、罗汉洞等。此外,大佛寺还保存了自唐宋以来历代游人留下的题刻177幅,碑碣6通。
彬县开元寺塔,也称"彬塔"、"彬县塔",俗称"雷峰塔",在陕西省彬县城内西南角紫微山下,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塔属于北宋时期建筑,塔高47.84米,塔底宽14.70米,塔身呈八角形,分别面向八个方位。塔内净空宽为4.5米,170级转角楼梯盘旋而上,每层之间架以木质楼板,可出四面门洞观光。
泾河彬县龟蛇山大峡谷漂流项目是彬县依托龟蛇山这一奇异的自然景观,致力于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旅游品牌而实施的一项融休闲、游览、娱乐为一体的体验性旅游项目。该项目起漂点始于龙高镇富仁村,终漂点至太盘村,漂流河道长约10公里。区内水量丰富,地势特殊复杂,水面落差较大,沿岸景色秀美,既能真正体验到动人心魄的惊险刺激,又可充分享受到大自然起转承合的浪漫情趣,是游客户外休闲的理想选择。目前,我县已投资500多万元,完成了景区游廊、吊桥、小卖部、公厕等建设项目,开通了出入景点两条13公里旅游道路,购置了数只游船,培训了10多名舵手及10多名救生员,配备了上百套救生衣,添置了安全保障设施,完全具备了漂流的条件。
特产文化
查看全部>>彬县大红枣
- 彬县位于咸阳市西北,当地产的大红枣又叫“吊枣”,色泽殷红,个大核小,皮薄肉厚,鲜果含糖量70.6%,干果达到78.4%,每百克含维生素达380毫克,钙与磷的含量也很高,实为滋补佳品。当地群众还将枣核去掉,烘为干果,吊成串称挂拉枣,香甜酥脆。当地民谚说:“五谷加大枣,胜过灵芝草。”彬县大红枣原产山西,
- 订单留言查看详细
营养价值
查看全部>>产量规模
查看全部>>- 2015-11-12陕西彬县政府采购为彬州梨驱散“春寒”
- 2015-11-12彬县赛果大会:一个小苹果换来一辆大汽车
- 2015-11-12彬县专项列支30万元重奖育果能手
- 2015-11-12细数大红枣的功效与作用 美容养颜补血养脾
- 2015-11-12陕西彬县万吨苹果走出“国门”
- 2015-11-12咸阳:彬县早熟苹果销售开局好
- 2015-11-11彬县强化科技工作为农服务
- 2015-11-11彬县“土”字号农产品走红大佛旅游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