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80后小伙从鲜桑葚到桑葚干烘出百万财富
发布时间:2015/11/9 22:14:38
日前,记者走进米易县渔门镇五村一组周林的家,周林的父亲周显忠正在清洁他家的“宝贝”——桑葚烘干机。
“干桑葚早就被预订完了哟,趁到不用机器,好好给它做下清洁,保养下。”周显忠一边清洁着机器,一边对记者说。
米易县是攀枝花市桑葚主要产地之一,产出的桑葚甜度高、品质好。作为土生土长的周林,敏锐地发现了桑葚的价值,利用家乡得天独厚的资源,买来烘干机将鲜桑葚烘干成为桑葚干,在为自己带来了几百万元收入的同时,还为乡亲们去了鲜桑葚不及时卖掉将烂掉的烦恼,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摸着石头过河
其实,周林家的桑葚干并不是一“出场”就如此“火爆”。2014年,由于市场饱和,周林外发鲜桑葚发不出去。眼看着一箱箱鲜桑葚陆续烂掉,周林只能干着急。怎么办?此时,周林想到了将鲜桑葚烘干再卖的办法。传统人工晒干鲜桑葚的方法,已在当地被推广,但他认为大批量鲜桑葚用人工的方式晒干,既耗人力,卫生又得不到保障。他萌生了用机器烘干鲜桑葚的想法。他到朋友家里借用烘蚕茧的烘干机,试着烘干鲜桑葚,并反复与人工晒干的鲜桑葚进行口感、品质的对比。周林发现,机器烘干的桑葚不仅比人工晒干的卫生,且口感更。
于是,周林想办法凑了十几万元购买了烘干机,专门用来烘干鲜桑葚,同时修建了 一座几十平方米的冻库。
“有没有想过如果失败了怎么办?”记者问道。
“当时没有想,总不能因为吃饭会哽着,就不吃饭了吧。”周林回答说。
周林由此成为全村个“吃螃蟹”的人。
口碑打开销路
刚开始,由于没有烘干的经验,让周林吃了不少亏。
鲜桑葚烘干的时间决定着桑葚干的口感。没有经验的他前后共买了十几万元的鲜桑葚,反复做试验,并请乡亲、朋友们费品尝,提意见。就这样,周林终摸索出了一套烘干鲜桑葚的经验。
上一篇:是人间四月天 樱桃红来桑葚紫